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,请分享给你的朋友!
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

徐州市有哪些著名的山

时间:2025-05-09

艾山

4A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

艾山,地处邳州北部,位居苏北三大名山之列,为古徐国的镇国之山。山上曾铸“艾”字鼎,又因遍山生艾且每60年出一次神艾而得名。俯瞰艾山,山间九条山脊像九条巨龙自西南向东北延伸下来,故艾山又叫“九龙山”。艾山境内山奇水秀、峰峦叠翠、堑险涧幽,四季怡人。春天桃红柳绿,夏天槐香蜜甜,秋天霜叶如荼,冬天松柏映雪。除自然风景外,还有张良受书的凤凰台、徐庶隐居的徐庶洞、薛礼征东的黑风口、刘墉祭祖的奶奶庙等历史遗迹分布山间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铁富镇

户部山

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

户部山,地处徐州古城之南,又称南山。公元前206年,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,曾在山顶建戏马台,而成为徐州的第一胜迹。从明末至民国初年的几百年间,为了躲避水患,围户部山高宅大院密布,民居鳞次栉比。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,也有富商之宅书香门第。明清古建筑依山就势,参差错落,构思巧妙,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。在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累计下,现今的户部山已成为徐州地方文化、民俗文化的荟集地。虽然昔日官宦云集、会馆林立已经成为过去,但牌坊、大院犹存。300多年的城商宝地,依然车水马龙人流熙熙,一派繁华景象延续至...今。【展开全部】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项王路状元街

泉山

3A景区

泉山,由五座山峰组成,又称“五老峰”,为彭城第一山,建成有泉山国家森林公园。公园内自然景观优美,动植物资源丰富,具有“绿、奇、秀、幽、野”的特色,近年来相继被确立为省级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。现公园内主要景点包括牡丹园、银杏园、龙泉湖、大树园、抗日英雄纪念碑廊、果老洞、阳光广场、玫瑰宫、群羊坡、百寿园和滑草场等,且配套服务设施齐全,是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去处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路

大洞山

4A景区

大洞山,海拔361米,位于市域中部,为徐州第一高峰。主峰周边连绵分布大小山头近百余座,俗称99座莲花山,其中12座海拔超过200米,区域面积近60平方公里。建成有大洞山景区,景区内林木众多,绿意盎然,有大小湖泊10余个,湖水面积2000余亩。现景区主要由佛教文化区、文化写意区、休闲运动区、休闲娱乐区与商业购物区等五部分组成,经过多年的建设开发,已成为徐州地区人气旺盛的休闲旅游新热点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鹿楼村

岠山

岠山,原名峄阳山、葛峄山,地处苏北平原邳州与睢宁两县的交界处,主峰位于睢宁县一侧,古时因山名之传奇、风景之独秀而脱颖于苏北众山。古时,山中有寨,寨内有‘泰山行宫’,今为古邳开发区,山顶重建弥陀寺,寺外有葛仙洞,洞前有葛仙井。据传,葛仙洞为晋葛洪居留处,葛洪井为葛洪炼丹所用。1960年,解放军在‘弥陀寺’东百米处建雷达站,曾为歼灭入侵敌机立下汗马功劳。1980年,江苏省在此建成‘徐州地区电视转播台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、睢宁县

吕梁山

吕梁山,地处风光秀美之处,境内山水相接,群山峰峦叠嶂,湖水碧波荡漾,素以“青山、碧水、奇石、古邑”而著称。吕梁山历史悠久、山形秀美、植被良好,与散布在其中的众多水体形成了自然景观丰富的生态区域。开发后的吕梁山不仅是旅游风景区,更是一个生态自然保护区,一个大城市周边的"生态绿肺"。景区内群峰林立,低山丘陵共173座,山林资源丰富,植被类型多样,森林覆盖率达89.5%,空气清新,已成为徐州的城市"后花园"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X309

马陵山

4A景区

徐州有哪些名山?马陵山,古人也称为陵山、马岭山,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,海拔91.8米,山中苍松翠柏、茂林险峻,怪石嶙峋、鬼斧神工,尽显大自然造化之妙,形胜之美,称于江淮。被巡游江南的乾隆皇帝称为“第一江山”。作为江苏境内丹霞地貌的代表地,马陵山内的“吴牛喘月”“群龟探海”“莲池卧虎”等景点引人入胜,复杂的地形中,以错落有致的千层崖、泥裂龟壳崖为代表。据买购小编了解,马陵山上还发现有极为丰富的骨化石群,有着“天然博物馆”之称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马陵山镇

云龙山

云龙山,又名石佛山,海拔142米,素为徐州名胜之冠。其山势巍峨,曲折回旋,既拥有名山大川的自然风光,又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。特别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亲临和留存的墨迹,让这里久负盛名。每年众多的庙会活动,交相辉映的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,使云龙山也成为名扬四海的重要民间艺术活动之地。据369问答网小编了解,每年的云龙山庙会更是一年一度的盛世,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将汇聚于此。
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湖东路

Copyright © 2016-2020 www.365da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